找到相关内容71篇,用时4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

    ldquo;上弘佛道,下化众生”的菩萨心,这是最高层次的发心。   佛教将修行证悟的境界分成种次第,也就是所谓的“佛法”。“佛法”依序为...  修证的阶位有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等的等第,甚至菩萨更有四十一、五十二种高下层次之差别。而人生所证悟的真理也是层次分明,不尽相同。根据阐扬般若思想的金刚经、心经、大智度论的记载,般若性空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星云|基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9/1010205662.html
  • 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理

    法二执,断烦恼障所知障。小乘证阿罗汉辟支佛果,大乘证大觉果——佛果。  大小二,是出世间法的修持,若概括世间法来说,有所谓佛法者,是人、天、声闻、辟支佛、菩萨。人天二是世间二,声闻、辟支佛、菩萨是出世三。出世三中声闻辟支佛是小乘,菩萨是大乘。这佛法,概括了佛法的全貌。  我人要了解出世间法,不能不先自世间法说起。所以前面介绍了万法因缘生的佛教世界观,和十二缘起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2239383.html
  • 佛教对知见的看法

    ldquo;上弘佛道,下化众生”的菩萨心,这是最高层次的发心。   佛教将修行证悟的境界分成种次第,也就是所谓的“佛法”。“佛法”依序为...  修证的阶位有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等的等第,甚至菩萨更有四十一、五十二种高下层次之差别。而人生所证悟的真理也是层次分明,不尽相同。根据阐扬般若思想的金刚经、心经、大智度论的记载,般若性空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2046594.html
  • 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——从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谈起

    这也是不懂佛教的人的见解。佛教与外道建立的基础与归属都有明显的区别,须知佛法均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,佛教的人天只是趋向解脱的中转站,而外道则把升天看做最究竟的归宿,两者有根本的分歧。因此为佛...学习外道邪论和世俗书籍,即为违犯菩萨戒。但在种条件下不犯:一是此人非常聪明,对于所学内容很快就能掌握。二是此人长期学习佛典后忆持不忘。三是有较强的分辨能力。四是对于佛法有坚固不动的智慧。是能合理安排...

    释成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4039853.html
  • 佛教的法数 --很增长见识

    唯识(法相宗)将一切法分为位百法。  佛法: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  种不翻:汉译佛经的原则,即多含不翻、秘密不翻、尊贵不翻、顺古不翻、此方无不翻。  浊恶世:劫浊、见浊、烦恼...种殊胜容貌与微妙的形相。  三十三天:六欲天中的忉利天。  三十七道品: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根、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。  三世因果:绵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而立因果业感之理。  三转法轮:佛陀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651594.html
  • 浅谈念佛法门

    含摄了佛法的一切善行功德。  第一福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不杀,修十善业。慈心不杀包括自己不杀,劝人不杀,积极放生,护生。十善业就是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。  第二福,受持三皈,...大地上也流行着“家家弥陀佛,户户观世音”的说法。可见念佛法门在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,于是净土宗就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地迅速发展起来了。  (二)中国净土宗祖师了传承  佛法传到中国以后...

    智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0854364.html
  • 广参法师:善生经浅说

    一、前言   佛说善生经,是以倡导人生正行为宗旨的,尤其重视改善一切众生的关糸。本经在佛法中,是属于人乘法,也是根本佛法,因为人为苦本,升沉由人,欲灭苦本,首要发扬人生正行,从净化自己的身心中,...。就是要常行惠施,以财物、善法、无畏,惠施人群。要说温柔关心的话语,以增进人群的和乐。不要专为自己打算,不作损人利己的事。人与人之间,要相亲相爱,尊重他人的利益,才能消除人我之争。  、结语  太虚...

    广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50459452.html
  • 试述印光大师对蕅益大师净土教义的继承与弘扬

    地将儒家圣贤之道纳入佛法的适当位置。蕅益大师著《周易禅解》、《四书蕅益解》等,印光大师评价说“秉法华开权显实之义,以圆顿教理,释治世语言。俾灵山泗水之心法,彻底显露,了无余蕴。”印光大师继承这一...佛说阿弥陀经要解》在天台圆教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净土宗理论体系。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以净土法门统摄,由提倡家庭教育和因果报应而普化社会,为近代佛教复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研究印光大师文钞和行谊可以...

    余会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41260472.html
  • 佛學入門(二)

    。   (十八)方便佛法   一、契機施度   佛陀教典,稱為契經,不但要上契如來之理,而且要下契眾生之機。古德云:說法不契機,等於閑言語。故契機與否,尤為要緊。   眾生根機,由宿生栽培之淺深...佛法名有,或三(聲聞、緣覺、菩薩),或二(大乘、小乘),皆是佛陀方便施設,其實但一佛耳,故法華經云:「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。」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堪成佛;然以根性不等,不得已曲為說二說三...

    佛陀教育基金會編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005039049.html
  • 中国文化的瓶颈与出路——以佛教文化破解历史怪圈

    缘起”的生命观和世界观,佛教的人生观是“自利利他”。  自利,是不损害他人;利他,是利益众生[9]。  对此,佛教根据众生的机缘,相应开示了“佛法”: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、菩萨所遵循的...佛法  所遵循的伦理道德  的修行  1.人  五戒:不杀生、不盗窃、不妄语、不邪淫、不饮酒(遮戒)  自利利他  不损他人  2.天  十善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(挑拨...

    杨笑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0947764.html